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/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

【勵志文章】巴黎沙灘節 

法國巴黎是一個內陸城市,但每年夏天市中心的塞納河河邊道路會變成熱鬧的沙灘,讓都市人享受繁忙生活中的一絲寧靜。儘管巴黎是全球物價指數最高的城市之一,卻有許多民眾面臨消費力不足的困境。為了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,政府每年七至八月在塞納河邊設置人造沙灘,讓人們曬太陽、看書、與朋友交談,晚上還會播放小電影,完美展現了法國人浪漫與自由的形象。 

剛開始設立沙灘時,許多人對此概念持懷疑態度,因為沙灘設在原本供汽車通行的道路上,對道路使用者造成不便。然而,隨著政府的堅持和民眾的親身體驗,沙灘節迅速成為巴黎每年的重要活動,並推廣至其他歐洲國家。 

許多新事物在短時間內未必能被公眾接受,巴黎鐵塔便是例子。這座高達300米的鐵塔是為1889年世界博覽會而建,對當時的巴黎而言顯得格外龐大,甚至被形容為「怪獸」。許多當地藝術家和建築師認為它影響市容,要求政府拆除。實際上,政府建造巴黎鐵塔的初衷是為了迎接世界博覽會,原定壽命僅20年。然而,隨著博覽會結束,人們的態度發生變化,開始欣賞這座鐵塔,認為它是巴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隨著時間推移,拆除的聲音漸漸減少,保留的呼聲卻不斷提高。如今,巴黎鐵塔已在市中心矗立超過100年,成為法定古蹟,拆除的可能性已不復存在。 

從巴黎沙灘節和巴黎鐵塔的建造可見法國人勇於嘗試,將不可能變為可能。想像在香港市中心的彌敦道封鎖一條車道建設沙灘供民眾享樂,實在難以想像。早年香港也有步行街,許多業餘歌手在此展現才華,熱鬧非凡,但因投訴及政府政策,步行街已不復存在。 

在香港的公共公園,工人們表演唱歌跳舞,但有些人濫用設施,忽視他人的使用權,例如使用大喇叭和獨佔設施,最終引發投訴,導致規管越來越多,大家無法自由享用這些設施。人們追求生活質素,自然需要依賴新的項目和活動,但新事物常引起守舊派的懷疑,此時創新派需用行動證明新點子的可行性。更重要的是,人們應抱持共融心態,不應以為自己在享用設施就能獨佔,畢竟公共空間是大家的,若某些人胡作非為,最終只會讓大眾無法享受。 

Exit mobile vers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