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ite icon Ben 哥哥有話兒 / 你應該知道的心理學小知識

【心理文章】為工作賠上性命:台灣恐怖命案

https://www.benarticle.com/winston-churchill/

2025年3月7日,台灣發生了一宗驚人命案。一位剛在會議上受到董事長稱讚的技術官,竟在董事長離場時遭到蓄意謀殺,身中十多刀後不治身亡。在這場普通公司會議上,董事長顯然對這位技術官心懷不滿,動了殺機。他們之間究竟有何深仇大恨,導致如此悲劇的事情發生呢? 

原來,這位技術官不久前已向公司請辭,並在網上發佈了一篇關於在該公司工作的離別感言。文章提到公司內的職場欺壓文化,並指責公司董事長是始作俑者。由於這間公司並非普通的小公司,曾在台灣獲得過一些知名獎項,公眾對於公司內部的情況充滿了好奇與八卦。董事長希望這位技術官能夠刪除這篇文章,畢竟「家醜不宜外揚」,但遭到拒絕。根據報導,那天董事長在凶殺技術官前,完全沒有徵兆,技術官根本沒有反抗餘地。為什麼董事長會在會議中突然發難,甚至做出如此極端舉動呢?這很可能與我們大腦的杏仁核有關。 

大腦中的杏仁核是掌管我們情緒反應的重要部分,它決定我們面對當前情況時應該採取何種態度:戰鬥?逃跑?還是靜止不動,靜待危機過去?杏仁核主宰著我們在危機中所採取的反應,通常在這三種選擇中做出決定。這種結構的存在其實源自於人類多年演化的歷程,遠古人類在森林中需要面對各種挑戰,例如其他猛獸的攻擊,必須迅速作出反應,以免受到傷害。 

例如,當我們面對一隻大黑熊時,我們應該咬緊牙關與之決戰,還是迅速逃跑以保全實力,或是靜止不動裝作死去,讓黑熊無法察覺我們的存在?杏仁核會根據我們的經驗,分析我們與黑熊之間的距離及實力差異,迅速做出決定。在這個過程中,杏仁核會透過下視丘釋放壓力荷爾蒙(例如皮質醇),改變我們的情緒,促使我們作出大腦認為最合適的反應。 

然而,不少在壓力下做出的決定往往是情緒化且不理智的。以這位台灣董事長為例,他的仇恨情緒壓過了理智,最終做出了兩敗俱傷的行為。這位董事長在刺殺技術長後,試圖用鋒利的刀自殘,幸好及時被救回,但他仍然重傷,被送往醫院搶救,最後需要注射鎮靜劑以防止他作出下一步瘋狂的行為。從這事件中,我們可以了解到,控制情緒是非常重要的。無論我們擁有多少權力和財富,如果無法控制情緒,我們就如同荒野中的野獸。那麼,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幫助自己控制情緒呢? 

以下有三種方法: 

 第一:呼吸調節:4-7-8呼吸法(吸氣4秒、屏息7秒、吐氣8秒)能有效抑制杏仁核的過度反應。 

第二:刻意以理性方式解讀事件(例如將演講時的緊張重新定義為「興奮」),可以增強前額葉對杏仁核的抑制作用。 

第三:規律運動:有氧運動能提升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(BDNF),改善杏仁核與前額葉之間的神經連結。 

Exit mobile version